• 石木结构
    潮汕地区的民居、祠堂、宫、庙多采用石木结构。因潮汕地区多雨地湿。所以极少采用木柱,一般都用石柱,向墙外挑出部分又多用石梁,上部梁架采用杉木。这样就构成了独特的石木结合的结构。它的举架及梁与柱的链接关系。整体结构互为平衡的处理。包括节点连接的方法。
  • 贝灰砂夯土墙
    潮汕贝灰砂夯土墙,一般选用粘性较好含砂质较多的灰砂土,按3:1的比例加贝灰;有的还掺入红糖水、糯米浆,经过反复翻锄,伴和,达到“熟化”,然后,立模分层打夯。质量好的贝灰砂夯土墙连铁钉都难以钉入,经数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。
  • 硬山屋顶与五行山墙
    潮汕传统建筑屋顶, 一般采用硬山顶。硬山顶屋面为“人”字形两坡屋顶一种形式,屋顶两坡交界处常以片瓦或砖铺砌成屋脊,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,为使山墙形象更为突出,再沿山墙设置垂脊。潮汕民居采用的“硬山顶”屋顶比“悬山顶”屋顶抗风,防火的性能好。

    潮汕厝头(称屋角)历来都讲究所属五行,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

    金式厝头为圆形,无棱角;木式的较为高且直,有棱角;土式为方平,矮胖;火式为尖峰或三角;水式为波浪或三个金式组合。

    后来还有金生水式、土生金式等改进型。厝头也和主人命格有关,一般都为风水先生所指定。

    金式木式水式火式土式

  • 天井与采光
    潮汕传统建筑有外封闭的特征,一般朝外开的窗户小而少,为解决采光、通风,大都建有天井。天井的作用,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为了“养气”,从建筑功能来看是为了采光、通风,同时提供室内外交融共享空间。
  • 地坪
    潮汕乡土建筑地坪,宅院的外埕多用贝灰砂打夯而成,有的在大门前用条石铺成路,天井一般也用贝灰砂打夯而成,也有用条石铺设而成。室内地坪一般用红色方砖铺设,红方砖有1.2尺砖、1.4尺砖、1.6尺砖和1.8尺多种方砖厚度为2—4厘米,规格越大,砖越厚。
     
    地坪砖的铺设有一定的讲究,也有一定的隐喻。厅堂地坪铺成“人”字型,隐喻有人气和人丁兴旺;房间地坪铺成错位“丁”字型,隐喻生男孩,添丁;过道和通廊地坪铺成“田”字型,隐喻家有田地。
  • 屋架(三载五木瓜)
    “三载五木瓜”屋架安装方式也潮汕传统建筑营造与众不同之处。是由三条载作为替力梁和五粒木瓜连接上下载的结构形式,采用斗、筒、弯板、凤过、楚尾等雕花构件连接,屋架采用童柱(短柱)支撑屋面楹。因为自乾隆时期以后,这些童柱(短柱)都做成夸张的三棱南瓜造型,所以称为木瓜。而这个由三根横梁(潮汕称“载”)和五段木瓜组成的梁架结构就叫“三载五木瓜”。